返回主站 >>

专家简介更多 >>

姓名:杜建民

职称:主任医师

工作室:杜建民工作室

擅长:

慢性肝病/脾胃病

个人简历:


国泰昌盛,中医这一有着几千年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作出巨大贡献,并服务于全人类的神奇医学,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受到了社会的应有尊重。中医大师的评选与表彰就是一个流芳千古的佐证。

杜建民老先生如今已耄耋之年,仍服务于人民。先生一生勤求博采,汲古汇今,融通辨证施治,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而勤奋努力,辛勤耕耘;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在荆楚大地及海内外受到广大病友和家属的敬重。

 漫漫从医路

杜建民主任医师19288月出生在洪湖一个两代中医之家,祖父杜华轩、父亲杜云清在当地都是有名的中医师。因其为家中的独子,自然寄以厚望,借“唯楚有才之意,取名为“杜楚才”。

自其启蒙之后,便教“药性赋”等中医基础知识,以后慢慢传授一些中医理论,临床经验,渐教其读中医经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国无宁日,盗匪横行,祖父和父亲贫病交加,先后离开人世,杜老陷入了艰难之中,幸好得到亲戚的资助,完成了一个由好学青年向中医人的蜕变。1948年在老家洪湖县燕子窝,祖父和父亲行医的地方,创建了“人仁堂”开业行医,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捧。

1951年地方政府组建了联合诊所,杜老在诊所中不分寒冬酷暑,不分昼夜为乡亲们诊疾疗伤。良好的医德和医术,治愈了不少急症、重症和顽症,声誉雀起。1953,杜老被选送到湖北省荆州地区进修中医,进行系统的中医学习。心有所定,志有所立,学有所成,杜老为表其终身服务于人民健康的志向,更名为“杜健民”。

1955,杜老被调入武汉市硚口区联合诊所。“龙腾云雾得天下,虎归山林称霸王”,杜老于1957年考入了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第一届师资班,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学习,这次进修在名师的指导下,广读、精读了众多的中医经典,交流和学习了临床经验,其理论和临床经验又得到了一次更有意义的提高,学成后,又回到了硚口区联合诊所,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同时担任了所长。

由于在临床中经常碰到一些西医方面的问题,感到知识不足,在紧张的行政事务和临床工作之余,杜老又参加了武汉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业余医学院医疗专业班的学习,经过6年之久的业余学习,完成了西医医疗本科学业,并获得了毕业证书。

1959,杜老调入武汉市中医学院,并分配在内科教研室,教授了58级、59级和60级中医本科生的中医内科学。1960,杜老又被选送到国家卫生部在上海举办的“中医内科学”师资进修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为期一年的学习过程中,杜老得到到了国家级名师的指导,其中医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视野更加开阔。杜老学有所成,返回武汉市中医学院,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又在武汉市中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由于组织的培养、几次的进修学习、从事临床已经15年的杜老,已经是当时江城年轻的知名中医之一。

1970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医院为基础重新组建的医院)工作至退休。其间198971日被评定并聘为中医主任医师,1991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10年经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荐,被评为首届“湖北中医大师”。

一代大师,路漫漫兮,其修远,执着追求中医兮,终被认可。但是杜老却很平静,老人家认为“湖北中医大师”是一种荣誉,是政府对一个中医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将用有生之年继续为人民服务,把病看好,为国家多培养一些中医人才。

01.JPG0A3A2132(1).JPG右二(1).JPG

治学求严谨

总有人问起杜老的治学格言是什么,老人家说:“我的治学格言是虚心求学,刻苦钻研,知精识粗,实事求是……”。杜老认为医生从事的职业是关系人的健康与生命,是天下头等重要的事情,医术不好怎么能担当,好的医术只能来源于以认真、慎重的态度学习医学知识、并加以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学习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

杜老认为学好医,必须勤奋刻苦。青少年时期的杜老身体虚弱,但学习不示弱,不贪玩、不贪睡,挤时间、动脑筋。后来在临床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也就更加自觉、勤奋刻苦。到了地区学习、省会城市工作后,除了学习工作还是工作学习,极少浏览风景名胜、逛街闲聊,冬天搓手跺脚,夏天扇扇冲凉,天天没有放松过学习。及至在行医路上有了一点名气后,杜老感受更多的是压力,更加注意学习,因为科学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不学就要落伍;由于岁月的延伸,环境的变迁,疾病也发生着变化,不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就不能准确的识病治病。几十年来,勤奋刻苦学习已成了老人的习惯,如今杜老把勤奋刻苦学习当成“健脑运动”、养生、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之一。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家,耳不闭、眼不花、身板硬朗、手足利索、思维敏捷,现在一上午看三十个以上的病人,并亲自处方,还不觉得怎么吃力。

第二,学医一定要打好基础

中医学博大精深,要学好,就必须打好基础。中医的基础知识不象诸如西医的解剖学,能让学生看到实在的脏器、用显微镜看到细胞那样直观,而是很抽象,什么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等等让人感到枯躁乏味。但是,这些东西在中医学中又十分重要,因此杜老认为在打基础阶段,一定要该记的要记住、该背的要背下来,最好不要问“为什么”,更不要钻牛角尖,不然的话就会一无所成,还会导致抵触情绪。须不知当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水到渠成、融会贯通,尽释前疑。学到这个层次,就可以多问“为什么”了,就能多方求证,举一反三,取得更好学习效果。打好基础还要做到广学博览,只有广和博,医学基础就会坚实。

第三,借编《伤寒论简释》检验治学风格与能力

1958年,由于有了两次进修深造的经历,从事临床已经十年的杜老,萌发了编著《伤寒论简释》的念头,借以检验充实提高自己。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成书年代久远,版本繁多,为其简释本身就是挑战极限。开弓没有回头箭,执着的杜老凭着年轻气盛、凭着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功底,依托着武汉这个大都市医籍丰厚、大医云集的优势,终于凭着楔而不舍、吃苦耐劳、好学善问、严谨求实的精神,完成了《伤寒论简释》这部具有非凡意义的处女作,向国庆十周年献了厚礼。

《伤寒论简释》的成书,其意义不在著作的本身,而在一个正值而立之年的青年中医写此书的过程。这是一次检验,检验杜老这么多年读了万卷书,记住理解了多少,有多深的造诣。检验杜老对原文的理解和各种注释版本的综合能力,兼收广纳的治学风格;检验杜老治学是否严谨的作风;检验杜老古汉语修养、文字表达等能力……。这是一次总结与提高,为了写成此书,杜老查阅了许多图书馆的藏书,寻访、请教了不少中医大家,无形中耳濡目染,完成了一次更加生动、深刻的《伤寒论》研修课……这一些对杜老的后来影响极为巨大。

第四,治学为临床

最近收集到了武汉市卫生局1993年编辑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带教诊疗经验集》,1995年编辑的《江城杏林新秀集》这两本集子。前者刊登了杜老本人写的“谈黄疸病的治疗经验”,后者刊登了杜老高徒杜家和写的“杜健民导师肝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讨”。结合身边已有的1992年杜老主编的《杜健民肝胃病临床经验集》,2004年杜老指定并指导其长子、次子主编的《杜健民肝胃病临证实录》。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老人家治学为临床的风格。

杜老擅长于治疗黄疸病。在这些著作中,不难发现,在对黄疸的定义、病症、病因、病机、分类、治法、方药等论述中,引用了自《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等几十种医籍中的近百条原文,杜老又把这些经典原文消化吸收,变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

1、黄疸的分类。古人分类太杂,杜老认为:黄疸从症状上来分,只须分为“阳黄”与“阴黄”。但他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特别指出“阳黄”与“阴黄”,“有黄”与“无黄”,千万不能绝对。

2、黄疸的病因病机。杜老认为是由于感受湿热之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寒,黄疸的发生往往是内外相因为患,关键是湿热之邪致病。

3、在治疗法则上,虽古有“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的明训。杜老认为,当秉承辩证施治的理念,因人施治。在黄疸的辅助治疗方面,比较注重张仲景的“知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不忘中州”。

4、在用药上,杜老有自己的特色,特别善用茵陈。认为有湿热就可以用茵陈,并且主张大剂量使用,最轻30克,最重用到过250克,以后下为好,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杜老在大剂量使用中,未发现副作用,且疗效好。


 临床有特色

杜老以他的临床经历告诉我们,临床就是中医人的立足点。要从事临床就要学习,要更好地胜任临床就要深造、就要总结并不断积累经验。六十多年的临床经历,成就了老人家的临床特色。

根据多年伺诊学习,领会到老人家在临床上有如下特色。

第一、以“整体观”指导接诊病人。

杜老常说,我们从事临床工作的人,必须认识到我们是治疗生了病的人,而不仅仅是治疗人的病。我们理解的临床“整体观”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精液等器官组织构成,各器官组织又是通过全身的经络联系起来,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因此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其二,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六合之中,人体本身就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整体。其三,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人必将影响社会,社会又必然影响到人,人与社会还是一个整体。只有在这样的整体观指导下,我们就能头脑清晰,思路明确,就能准确判断病情,知病因是何、病在何处、知其传变与转归……,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第二、“四诊”必须认真

在科学倡明,技术发达,各种检查诊断仪器充斥着各个医疗角落的今天,重仪器检查,轻“四诊”的现象,让杜老十分痛心。杜老说,几千年来,老祖宗为我们总结了“望、闻、问、切”这四种识病的方法,有实践、有理论,仅仅是有关“四诊”的古籍就浩如烟海,指导了中医临床这么多年,难道这不是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四诊”比仪器更靠得住,任何检查仪器都替代不了“四诊”,离开了“四诊”就不是中医了。

几十年来杜老接诊每一个病人都坚持认真“四诊”,未见到病人、未进行“四诊”,从不处方。

老人家认为“四诊”是一个医生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是中医识病的主要手段。因此每每带教学生都悉心传授。四诊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认真,按规定的内容循序渐进,一点都不要遗漏,特别是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关的内容,一定要认真。除了认真外,还要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医生往往要亲自视、闻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等,敷衍不得,还要做到耐心、耐烦。

杜老还时常告诫学生,临床正确掌握“四诊”不是一件易事,更要讲认真,这其中最难的是脉诊。王叔和在《脉经》中写到“脉理精微其体难证……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认真刻苦,还要有悟性,才能成为一个得心应手运用“四诊”的医生。

第三、把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有机的结合

杜老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把“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归纳、判断为某证,再按照中医的理论,遣方用药的过程。这其中杜老认为 “四诊”所获得的资料中,也有真伪,必须去伪成真,才能运用好古人的“舍症从脉”、“舍脉从症”的治病理念,准确判断病人属某证,取得应有的疗效。

在医疗实践中,杜老认为辨病论治有两重含义:一重是中医的,一重是中西医结合的。

中医的辨病论治是建立在确定疾病的诊断后,根据疾病确立治疗原则。杜老认为,中医的辨病论治实际上还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因为多数疾病都是比较长的过程。由于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表现出“证”的不同,那就不能用原有的方法去治疗,这就出现了“同病异治”;相反,我们临床实践中经常碰到有些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或相似的“证”,这就要“异病同治”。

中西医结合的辨病论治,是中西医结合兴盛起来出现的一种全新思维,杜老作为一个开明的中医人,一开始就接受了这种思维,1993年由杜老主编出版的《肝胃病临床经验集》就是以黄疸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胃溃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西医病名为目,付之以辨证施治之实编撰的。

杜老认为无论是辨证论治还是辨病论治一定要有机结合,都要为临床所用,以提高诊疗水平。

第四、倡导心疗、药疗、食疗、体疗

杜老多次强调,既然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那么人们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是与这些因素有关。多年来,老人家在临床实践中,倡导心疗、药疗、食疗、体疗四种治疗方法,并把这四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不仅密切了医患关系,而且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1、心疗为先

杜老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此为七情,七情皆可使人致病,也可用之治病。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与此有关。每每遇到这样的病人,杜老不是先开药,而是先进行心理疏导,这样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用药病就好了不少,稍加药物调理,病就痊愈了。

2、药疗为主

杜老常说:“药虽不是万能的,但是治病完全不用药是万万不能的”。因此老人常常告诫学生和年轻的医生,一定要练好内功,一个好的医生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在用药的功力上,深刻领会“用药如用兵”的道理,认真揣摩“中医的不传之秘,在剂量”等核心技巧上。

3、食疗为辅

杜老认为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每个人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食疗。因此每次看病人时都要提出食疗建议,以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

4、体疗为用

生命在于运动。杜老特别倡导有氧运动,杜老反复告诫那些肝病、胃病、癌症等恢复期的病友,一定要适度进行室外活动,这样可以恢复肌体的各项机能,达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即使那些卧病在床的病人,也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运动,不用则废,只有运动,就有康复的希望。

第五、擅长治疗肝病、胃病

杜老曾多次教导学生及子孙,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特长,作为医生知识面应该宽,对来就医的人,病有多种多样,能为其解除疾痛是应该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通,根据自己情况,有专长和特色,才能在医疗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几十年来,老人家对肝、胃病的诊治尤为擅长,对各型肝炎、急慢性肝炎、黄疸或非黄疸型肝炎、肝炎合并症、肝硬化及腹水以及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等治疗方药独到,疗效显著。

杜老认为,肝以条达为畅,胃以和降为顺,治疗肝胃病,应顺其生理属性。治疗大法以疏肝和胃为基本立足点,灵活运用清利湿热,疏泄肝胆,培养脾土,滋养肝胃等法。主张治疗黄疸病,重用茵陈,并以后下为好。临证需全面分析脉证,方能辨别阴黄、阳黄。治疗慢性肝炎,宜滋阴养肝,时时调理气机。治疗肝硬化早期邪结于肝,应以疏理气机,宜通瘀滞为宜,晚期气虚血结,水停阴亏,治以攻补兼施为当。

  医德当高尚

受祖、父辈的影响,杜老谨记孙思邈关于“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教悔,伴杜老走过了医学启蒙的少年时代、求学习医积累经验的青壮年时代、及至学有所成被百姓称为名医的今天,老人家一直践行“大医之德”。

弹指一挥间,在六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杜老一直坚持为医先为人,医德当高尚的理念,以“大医精诚”自勉,对医生的高尚医德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一、高尚的医德,一定要以尊重病人为前提

杜老认为,病人有病来找医生,表面上是有求于医生,实际上是病人给了医生一次临床实践的机会,使医生能检验是否“博及医源”、积累经验的机会。曾有智者说过:“与其说医生在病人面前是神圣的,毋宁说病人在医生面前是神圣的。”如果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做到“孩子再小,医生也要象对老人那样尊重他,老人再年长,医生也要象对孩子那样关照他” ,“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杜老行医六十多年,接诊病人无数计,本着不得 “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理念,把尊重病人始终放在第一位。

杜老还认为尊重病人就要以良好的形象接诊病人。有位先贤说过“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可见国人把形象看得何等重要。杜老早年因子女多,经济拮据,但衣衫绝对整洁,从不留长发、长甲、勤理发、剃须,坐姿端庄,言谈举止得体。杜老认为我们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形象是一个人素质外在表现,一个连形象都不讲的医生,病人怎敢以自己的健康、性命相托呢?

杜老尊重病人,坚持做到关注接诊对象的每一个细节,笑脸相迎,请坐在先,循序四诊,静心辨证,审慎处方,交待煎法、服法、禁忌、注意事项,对每一个环节都不得马糊。如天冷,切诊时当检查自己的手温,如病人为强迫体位则设法体察病人,病人及亲属有事要咨询做到耐心解答,不厌其烦。

第二、高尚的医德,就一定要尊重同行。

“同行相欺”这是一种害人害已的陋习。人有所长,人有所短,互学互补,才能互长,互损互毁,只能俱伤。因此孙思邈痛批那种“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的不屑之人。

杜老从乡下到大城市,从“人仁堂”、诊所到医学院、大医院,从来都尊重同行,以人为镜,以人为师,从不人前背后说三道四,即使发现同行有明显瑕疵,也暗中补台,从不损人抬已,搬弄是非。每有患者让其评判别人处方时,从不评点,只是告诉对方,一个医生一个法,每个医生用药自有他的道理。

几十年来,老人家每每听说某医院、某医生治某病有专长,其不论医院大小、年资长短,都一一牢记在心,只要有合适的病人,都主动向病人推荐。日子久了,许多医生、甚至是一些从未谋面的医生,他们也会把难治的肝病、胃病及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人,推荐给杜老。

第三、高尚的医德,一定要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原则

杜老十分推崇希波克拉底的一段名言“我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到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原则,杜绝一切坠落及害人的行为,并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

杜老还格外赞赏已故院士裘法祖的一段话:“医生要有强烈的道德意识,病人不懂,但你作为医生你懂,任何时候都要保护病人的利益,要想办法降低医疗费,为病人省钱” 。

六十多年来杜老坚持廉洁行医,为民治病,运用中医中药的特色,让群众在求医问药的路上,少花钱,花小钱。

找杜老看病的人中从农村来的人多,城里低收入的人多,因此对每一个病人都精打细算,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为病人节省每一分钱。对有些富人慕名来求医者,杜老视他们普同一等,该用的药一定要用,可用可不用的药不用,不该用的药绝对不用。杜老认为我们国家大,人口多,信中医的人与日俱增,而国家的有些药材资源有限,药一定要用在点子上,不可浪费。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形成后,如今的世界也精彩了,杜老始终坚持为病人谋利益的原则,不接收病人的红包,不受邀病人的吃请。

由于杜老的医德好,医术精,在荆楚大地乃至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多次有深圳、港澳、美国、新加坡等友人高薪聘请,待遇丰厚,杜老不为所动,老人家多次动情的说:我的根在湖北,是湖北的人民养育、培养、成就了我。人要有感恩之心,我要尽我所长回报湖北人民。

右一.JPG

 厚望寄传人

在漫长的中医路上,杜老认为中医要兴旺,人才是关键。特别是经历了几次有人叫嚣取消中医,造成中医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之后,更感到一个中医人承上启下的责任之重要。

杜老在1959年被调入武汉市中医学院,走上教师岗位后,就感觉到国家需要中医人才,为了培养好学生,他全身心的投入备课,碰到吃不透的问题,向长者请教,与同辈探讨,悉心教学,课后耐心答疑解惑,在临床指导中除了按教学大纲要求外,还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悉数教给学生,几年的教学真正达到了教学互长。后来这批58级、59级、60级中医本科生毕业,分配到全国各地,杜老还与许多学生保持联系,进行学术交流,探讨临床心得,若干年后,这批当年的学生都成了各家医院、科室的台柱子、掌门人,有的还成了各自学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每每谈到这些杜老如数家珍,十分欣慰。

杜老在临床及临床教学工作中,指导了来自全国各地诸多医生的进修。对他们尤其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把自己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特别是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的体会,关注点均悉数相传,受到了众多进修医生的敬重,这些进修医生回去后还来信请教,杜老仍不厌其烦的指导。

1991年,六十三岁的杜老有幸成为国家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老人家把它作为一等一的大事,全身心地投入,和其他指导老师一起,不断研究、探索,终于完成了开创性的指导工作,其指导对象武汉市第一医院内科医师杜家和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后来晋升为中医主任医师。

老人家的六个子女都在杜老的引领下走上了中医药之路,都成为单位的骨干、领头人。其中长子杜安平、次子杜新平都是主任医师,担任各自医院中医科主任,杜新平2002年还被评为“湖北省知名中医”。至今他们先后退休,仍留在原单位,照常服务于病人。受家庭,特别是杜老对中医执着精神的影响,老人家孙子、孙女都步入了医学殿堂,长孙杜进军,作为中医内科学博士,孙女杜勤作为法国医学博士,正忙碌于医院第一线。

作为一个年已八十多岁的老人,在感悟着吕正操将军“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的诗句时,看着自己培养过的学生一个个事业有成,看着自己的子孙一个个成为自己的传人,今天,祖孙三代中有这么多人还活跃在临床第一线,服务于人民的健康事业,老人家怎能不万分欢欣,怎么能不从心里笑到了脸上!当读到陆游的“愈老愈知生有时,此时一念不容差”的诗句时,更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医生这个职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责任重如泰山,老人家多次告诫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子孙,不要为已有的学术成就、临床经验沾沾自喜,而要为尚未能解决的难题忧心忡忡。行医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寄厚望众多学生、子孙,这些中医传人,一定要努力拼搏,把中医进一步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中医传人,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类。

【更多】

工作室简介更多 >>

杜建民(1928年8月——2014年6月)名老中医是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首届中医大师。杜建民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传承工作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3年组织建立,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脾胃病科负责工作室建设及日常工作。传承工作…【更多】

传承文章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