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唐法治疗腰腿痛经验

来源:本站 发布人:杜小雅(科教处) 审核人:杜小雅 发布时间:2019-08-27

张唐法教授是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知名老中医和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湖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武汉市针灸学会会长。擅长以针灸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疑难杂症。张老治学严谨,学贯中西,医德高尚,医技精湛,临证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亲聆张老教诲,受益颇多,现仅将张老治疗腰腿痛的经验,简介如下:

1.明确诊断,辨证施治

张老临证非常强调明确诊断,辨证施治。张老认为,只有平时练好临床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技术,临证之际才能做到明确诊断,进而辨证施治,获得满意疗效。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的表现,是许多疾病的主诉,是针灸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但它又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而是许多病所共有的症状或症状群,病因复杂,不仅下腰部的伤病或解剖变异可以出现腰腿痛,而且远隔脏器或组织病变有时也可放射到下腰部,引起类似症状,在临床诊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张老指出:对于腰腿痛患者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并结合化验及其他辅助检查,将初步获得的资料综合分析,明确病位、病性,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寻找引起腰腿疼痛的原因,明确疾病诊断,得出正确的诊断,方可辨证施治。张老认为,针灸科治疗的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退行性改变,先天发育异常,及外伤或手术后遗症等所致。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腰部软组织损伤、退行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症等。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达到缓解症状,恢复功能的目的。

2.辨病、辨证、辨经相结合

张老认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基本特征,是中医临床治病要始终遵循的两大原则,但作为针灸医生,还要注重辨病、辨证、辨经相结合。张老认为,临床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临床针病,重在疗效,而辨证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只有深入细辨,透过繁杂的表象,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辨证准确,才能有的放矢。而西医诊断又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张老提倡临证应中西医两条腿走路,取长补短。在西医诊断明确,中医辨证明确的情况下施针治疗,疗效不仅显著,而且说服力强。如张老治疗腰腿痛时,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同时,还重视辨经。曾治疗一重症坐骨神经痛患者,通过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肾亏虚,辨经为少阳型,张老指示在补肝肾的同时,疏通少阳。取肾俞、环跳、阳陵泉等穴,治疗数次痊愈。

3.疏穴简针,气至病所

张老临证选穴强调疏穴简针,崇尚华佗“针灸不过数处”,不主张“以多为胜”,而重视治神。强调针刺得气,要求术者细心体会指下针感,常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的古训,强调气至有效是张老临床治疗腰腿痛遵循的重要原则。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针刺环跳、阳陵泉穴等,要求针感必须向下传导至足部。曾听一中风入院的病人说,数年前患腰腿痛,疼痛难忍,足不能行,慕名求治于张老,张老仅在胯上、腿上各扎一针,下针言至某处,犹如透视一般,取针即不觉痛,且倍感身轻,行走自如,至今未再复发。

4.注重中西医结合

张老临证注重中西医结合,认为中西医结合是针灸学发展的方向,腰腿痛治疗亦不例外。在诊断上,张老提倡既要有中医的辨证,定位(表、里及归经)、定性(寒、热、虚、实),还要有现代医学的确切病名及病位、病性。在治疗上,按中医辨证辨经施治,但也不排除现代医学思维采取的新治疗方法。张老治疗腰腿痛以神经根、神经干、神经分支或神经肌肉点的穴位,即神经干刺激疗法,将针刺与神经阻滞疗法结合起来治疗腰腿痛的一种重要方法。张老指出,环跳穴是坐骨神经总阻滞点,阳陵泉是研究导向腓总神经阻滞点,殷门、委中是胫神经阻滞点,而穴位注射与神经阻滞极为相似,以穴位注射代替神经阻滞,中西结合、针药结合,既充分发挥穴位的疏经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又可通过阻滞神经,改善血供,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其镇痛效果事半功倍。

5.典型病例

李某,男,39岁,司机,2009326日入院。主诉:腰部及双下肢疼痛4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于4年前因劳累而出现腰骶部及双下肢后外侧疼痛,曾间断行腰椎牵引及物理治疗,疗效不佳。2个月前因劳累饮酒疼痛加重,痛处有烧灼感,遇热痛增,咳嗽、喷嚏时加剧,翻身及行走困难,口干,小便色黄,无恶寒、发热。入院时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腰椎后凸,无明显侧弯,两侧腰肌紧张如板状,L4-5L5-1棘间及棘旁两侧压痛(+),两侧坐骨神经臀点、腓总点压痛(+),两侧直腿抬高试验均为30度,加强试验(+),双下肢后外侧浅感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左侧趾背伸力减弱。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经腰椎间盘轴位平扫示:L4-5椎间盘突出(中央型)5-1椎间盘突出(右侧旁中央型)。中医诊断为腰腿痛(湿热型);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5中央型,5-1右侧旁中央型)。治则清热利湿、通络止痛。(1)针刺治疗:L4-S1夹脊、环跳、阳陵泉穴(均为双侧),各穴以触电感向下肢传导为得气征象,接以韩氏电针仪,刺激参数为连续波(2-15 Hz),刺激强度(恒流输出)为患者所能接受而不引起痛苦的最大强度,每日1次,每次30min(2)穴位注射:前述各穴用复方当归注射液16ml5%葡萄糖100ml混匀,每穴注射0.5ml,每周3次,周日休息1天。(3)中药治疗:用白虎桂枝汤合四妙散化裁:石膏10g,知母15g,桂枝10g,黄柏15g,薏苡仁15g,苍术15g,牛膝15g,威灵仙15g,生地黄10g,大黄10g,地龙10g,络石藤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450ml,分3次温服,共14剂。患者住院16天,临床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本案诊断明确,辨病、辨证、辨经相结合,采用针刺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疏通经络与脏腑气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行气活血、通络止痛;辅以中药石膏、知母、生地苦寒清热,苍术、威灵仙、络石藤祛风除湿通络,薏苡仁淡渗利湿,黄柏清热燥湿,大黄利二便以化湿,桂枝、地龙通经,牛膝引药下行,共奏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止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