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病(湿热壅盛)案
发布时间:2018-04-28
患者姓名:张丽 性别:女 出生日期: 1958年
就诊日期:2014年4月19日
主诉:左足跖趾第1关节、左手掌腕关节桡侧红肿热痛1月,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1月前受寒后晨起后突然出现左足跖趾第1关节、左手掌腕关节桡侧疼痛,疼痛性质为刀割样,伴随关节红肿,局部皮温升高,走路跛行,左手腕关节因疼痛而不能屈伸,偶有足跖趾关节部位瘙痒。患者立即前往当地医院,实验室检查示:血尿酸 705μmol/L,X线检查示左足跖趾第1关节附近软组织肿胀,关节显影基本无异常。给予秋水仙碱、NSAIDs、激素对症治疗后,疼痛立即得到缓解,后出院在家自行服用双氯芬酸,红肿热痛症状逐渐减轻。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又出现相同部位疼痛,疼痛呈逐渐加重趋势,关节因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局部皮温稍高,自行服用双氯芬酸、秋水仙碱后疼痛无缓解,伴随轻度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等不适。患者因不想继续服用西药,经人介绍后遂来我科门诊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两年,最高血压达170mmHg,自行服用降压药,自诉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否认手术及输血史
查体:神清、精神较差,可见左足跖趾第1关节、左手掌腕关节桡侧红肿,局部皮温升高,触诊关节部位疼痛明显,关节无变形、附近无结节等异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痹病
证候诊断:湿热壅盛证
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治 法: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处 方:针刺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放血疗法等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昆仑、丰隆、曲池;患侧:隐白、太白、 阳溪
放血疗法:局部阿是穴为主,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消毒后在疼痛关节部位周围进行快速点刺,一般刺10~15针左右,出血量控制在 1~2 ml,若无出血可用双手挤压以助排出少量血液,放血完毕后嘱患者针刺部位12小时内勿沾水,以免感染,放血疗法一般隔日进行1 次,每次5`10分钟.
手 法:针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嘱患者避免高嘌呤饮食,并增加每日饮水量,理想饮水量应达到2500mL。
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关节肿势消失,局部皮温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良好。连续治疗3个月,配合患者饮食控制,患者关节疼痛等症消失,复查血尿酸,已降至400μmol/L。嘱患者继续饮食控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避免痛风再发。
医案个人分析与认识: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其外因主要是由于外感风湿热邪或风寒在邪气郁而化热,湿热壅盛,气血阻滞,流注关节经络,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影响关节功能。与患者平素嗜食膏粱厚味、嗜酒、肥胖有关。内因在于先天之不足,肾气本亏,累及后天之本,湿浊内盛,影响肝之疏泄,气血壅滞,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等流注皮肉关节而发为痛风。治宜祛邪活络,通经止痛。痛风发作以关节疼痛为主症,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疏通肢体关节经络运行,祛除风寒湿等邪气,调整脏腑经气;放血疗法快速有效祛除局部瘀血痰湿等有形之邪,使邪有出路,具有祛湿化浊、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
本例患者,内有先天之不足,外有感受风寒湿邪气,郁而化热,导致湿热壅盛经络,流注关节,气血不通,发为痛风。选穴主要以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昆仑、丰隆、曲池、隐白、太白等经穴为主。足三里、三阴交分别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位,脾胃二经,互为表里,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二穴向配伍不仅可清热除湿、化痰降浊,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还可健脾益气,培补后天以养先天,充养肾气,增强机体技能;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穴位,针刺此穴不仅疏解肝气,条畅全身气机,还可起到活血化瘀,缓急止痛之功效;昆仑、隐白、太白等穴,可疏通关节经络壅塞之气,促进气血流通;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善祛痰浊,为治痰要穴;曲池,为手阳明大肠合穴,清热泄浊,配合太冲穴,以疏泄经络郁积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