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典型医案您现在的位置:工作室首页 > 典型医案

中风病(气虚血瘀)案

发布时间:2020-11-27

 

患者姓名:韩杏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22

就诊日期:2015 128             

    主诉:突发右侧肢体乏力四月。

现病史:患者4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行走站立、持物不能,并摔倒数次,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晕、胸闷、心慌、黒曚等不适。无复视、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后患者于我科进行相关诊疗,CT平扫颅脑检查(2015-01-20)诊断意见:1、双侧小脑、基底节区及大脑镰高密度影,多考虑钙化灶。2、双侧基底节区及双侧半卵圆中心区脑梗塞灶。3、脑白质变性;脑萎缩。诊断为“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有所恢复,但目前患者仍不能站立,握力欠佳,右侧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病程中,患者双膝关节疼痛伴严重受限,右侧膝关节尤甚。患者曾于我科就诊,症状有所减轻。为求进一步系统诊疗,于今日来到我院门诊就诊。

既往史:无。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查体合作,右侧鼻唇沟较左侧浅。右侧上肢肌力近端4级,远端3+级,右侧下肢肌力4级,左上下肢肌力5级,双上肢肌张力稍高,右上肢腱反射大于左侧,舌暗,苔薄白,脉弦。

辅助检查:CT平扫颅脑检查(2015-01-20)诊断意见:1、双侧小脑、基底节区及大脑镰高密度影,多考虑钙化灶。2、双侧基底节区及双侧半卵圆中心区脑梗塞灶。3、脑白质变性;脑萎缩。

    中医诊断:中风病   

证候诊断:气虚血瘀证

西医诊断:脑梗死

    法: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方:针灸治疗为主,配合头针三段接力、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颈夹脊穴、足三里、血海治疗。

 取穴:双侧: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内关、水沟、足三里、三阴交

患侧:地仓、颊车、顶颞前斜线(前神聪至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

   法:针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

穴位注射:予参芎注射液颈部夹脊穴、足三里、内外膝眼穴位注射,每次选用23穴,每个穴位注射0.5ml

经针刺、穴位注射综合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患者右侧肢体乏力症状有所缓解,右侧肩关节、双膝关节疼痛症状较前减轻。继前法治疗3个疗程,患者右侧肢体乏力症状明显减轻,右侧上肢肌力近端4+级,远端4级,右侧下肢肌力4+级,右侧肩关节、双膝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医案个人分析与认识:

中风病作为一种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60%80%中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甚至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本病案中,患者年过九旬,气血耗半,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则面色苍白,舌质暗淡;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均为气虚血瘀之象。故治宜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本病主要选取双侧穴位,配合患侧取穴,取百会、地仓、颊车、风池等头面部经穴,疏通经络气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取曲池、合谷、内关、水沟等穴开窍醒神;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气血,强壮筋骨;顶颞前斜线(前神聪至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通调督脉、宁神定志。

其中,头针三段接力刺法治疗中风病为张主任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头针疗法通过微刺头部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很多研究均表明,大脑皮层功能区域相对的头皮投影区,通过针刺可以治疗对应大脑皮层受损所致的疾病,故通过针刺顶颞前、后斜线可以治疗由大脑皮层中央前后回病变引起的对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感觉障碍。通过临床经验总结,选取顶颞前斜线(前神聪至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应用于中风治疗,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