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与呼吸内科精准合作,患者重获自由呼吸
发布时间:2018-04-26
“心痛到无法呼吸……”,今年58岁的柏女士,两年前因脑出血紧急抢救做了气管切开手术,随时间的推移,在当时气切的部位向气管内长了新生物,堵塞了气管,渐渐地柏女士的呼吸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其丈夫看着心爱的妻子遭受着无法呼吸的痛苦,极其心痛。他们辗转求医,来到武汉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杨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后打算在支气管镜下将患者狭窄的气管扩开。但是清醒状态下患者耐受不了这种强度的手术刺激,于是他们向麻醉科提出了会诊。麻醉科高度重视此例患者,患者气道狭窄,典型的吸气型呼吸困难,全麻诱导时随时会出现面罩加压给氧困难,致使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甚至窒息。由于患者做过气切手术,紧急情况下再次迅速气切建立气道难度较大,不适合作为备用紧急抢救措施。
麻醉科通过术前讨论和评估,制定了周密的麻醉方案和应急预案后,决定由周明星副主任医师担任此例患者的主麻医生。麻醉前,周医生请呼吸内科杨医生在充分表面麻醉下用纤支镜探查,直视下评估患者气道狭窄的程度,在纤支镜的辅助下,麻醉医生判断最狭窄处可以通过4.0的气管导管,也就是说柏女士的气管比一个2岁幼儿的气管还细,紧急情况下可以置入4.0的气管导管以保证患者的氧供。患者麻醉诱导后,周医生顺利置入喉罩,接呼吸机,机械通气顺利,氧合能够维持正常,终于患者在喉罩全麻下顺利施行了纤支镜下气管球囊扩张术。术毕,患者快速平稳苏醒,顺利拔出喉罩。患者恢复了自由呼吸,三凹征也随之消失,深爱她的丈夫再也不用为妻子的呼吸揪心了。
麻醉科主任袁军介绍,呼吸和循环是麻醉医生的两大法宝。气道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保证通气和氧合,防止窒息和缺氧。此例病人的气道就属于典型的困难气道,呼吸道一旦失控,那么病人的生命安全就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完善的术前气道评估,全麻下的气道管理以及应急情况抢救和处理,是此次麻醉成功的关键。该病人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体内氧储备极低,并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对缺氧耐受差,这更增加了围术期的麻醉风险和麻醉相关并发症,麻醉后保证呼吸道的通畅和氧合就显得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病人严重窒息,后果不堪设想。此例麻醉的成功施行,彰显了麻醉科的临床技术实力,标志着麻醉科在困难气道领域的技术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困难气道患者将因此受益。
通讯员 徐林 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