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团队主要成员介绍

来源:武汉市第一医院 发布人:林世和(余南才工作室) 审核人:林世和 发布时间:2015-11-17

2张红.jpg

1.张红(1962-),女,1983年7月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药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中药领域的工作,具有中药炮制与鉴别、制剂生产与检验等理论与实践经验。在原黄石制药厂(现黄石三九制药)及原黄石第三制药厂(现黄石飞云制药)一共工作的7年时间,其间从事过炮制、新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1989年获得制药工程师职称,并任命为黄石第三制药厂技术科长,1987年因参与设计研制麝香舒活精(黄石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获得黄石市政府颁发的二等功证书。1990年以后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工作至今,历任中药科副主任、药检中心副主任、盘龙分院副主任、药学部副主任等职务,2006年获得正高级职称,发表专业文章26篇(其中第一作者17篇,通信作者1篇,其他8篇),出版专著2部(均为副主编),主持课题2项(一项论文结题,一项获得成果证书),参与课题3项(一项获得成果证书,2项在研)。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委员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毒理学与安全性研究分会委员。Tel:13995698981,E-mail:wyzh688@126.com

一、  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1.白疕消软膏的研制,武汉卫生局课题(武卫[2003]228号),获得市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200901022, 主持.

2.中草药单一成分制剂抗紫外线实验研究  武汉卫生局课题(武卫[2007]43号),已结题,主持

3.咽舒饮泡腾片临床前研究武科计[2006]172号2006年科技引导计划,项目编号为2006609138-06,获得市科学技术成果,登记号:wk200901022,参与.

4.外用复方体外培育牛黄凝胶剂治疗痤疮的研究,武汉卫计委课题(武卫生计生[2014]92号,编号WX14C06),进行中。参与.

5.苍耳子与茜草配伍减毒作用研究 武汉卫计委课题(武卫生计生[2015]6号,编号WZ15D06),进行中。 参与.

6.麝香舒活精研制 产品获黄石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个人记二等功,主持.


二、  专著

1.临床皮肤科药物手册(副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4.

2.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及其合理应用(副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01.

三、发表论文

[1] 张红,李俊.舒活软膏的制备和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6):284.

[2] 张红,李俊.烧烫伤喷膜剂的研制和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4):182-183.

[3] 张红.灵丹片的制备和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1998,9(4):354.

[4] 张红.女贞子的药理作用研究状况[J].时珍国医国药,1997,8(3):275-276.

[5] 张红,杨清泉.中草药及其成分防治糖尿病的实验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1997,8(1):71-72.

[6] 张红,谈宇英.止痒醋的制备与质控方法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10):631.

[7] 张红,谈宇英.愈风合剂的制备与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8):501-502.

[8] 张红,谈宇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曲安奈德软膏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12):795-796.

[9]  张红,程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血解毒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3):252-253.

[10] 张红,程璐.气相色谱法测定麝心通胶囊中麝香酮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10(2):144-145.

[11] 张红,陈静萍,陈军. RP-HPLC测定前列回春胶囊中淫羊藿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7,(27)12:1959-1961.

[12] 张红,张耕,陈军.白疕消软膏药材提取工艺的优化[J].医药导报,2008,27(4):441-443.

[13]  张红,陈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列回春浓缩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9,12(10):1419-1420.

[14]  张红,陈军, 30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的防晒潜能研究[J]. 中国药师,2010,13(7):935-937.

[15] 张红,陈军.从中草药化学成分中开发天然防晒剂的可能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39):3741-3742.

[16] 张红,胡志强,程璐,张耕.茵黄清木合剂的质量标准[J].中国药师,2011,14(1):1695-1696.

[17] 胡丽霞,杨全伟,张红.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疏肝消痤颗粒的水提工艺[J].中国药师,2014,17(12):2050-2052.      通信作者

[18] 谢岱,张红.龟鹿二仙糖浆的制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6):279-280.                                 第二作者

[19] 谈宇英,张红.水硫软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56-57.                           第二作者

[21] 聂诗明,张红.雷公藤双层片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7):812-814.

[22] 程璐,张红.胃必欢颗粒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581-1582.           第二作者

[23] 陈燕详,张红,陈军.正交实验法优选白疕消软膏中的药材提取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7011-2702.    第二作者

[24] 谢岱,陈军,陈静萍,张红.多指标结合优化白疕消软膏药材提取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9):797-799.     第四作者

[25] 张耕,张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缺血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9):777-778.              第二作者

[26] 张带荣,张耕,张红.白疕消软膏基质的工艺优选[J].中国药师,2009,10(12):1740-1742.                              第三作者



2.谢岱:(1962年12月—),女,52岁,中共党员,主任中药师,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993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药专业30余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6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第3、第6);出版专著2部,均为副主编;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2002年起师从余南才教授(武汉市第一医院主任药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跟师学习,2005年圆满结业。

一、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6项,其中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1.《灵丹片提取工艺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排名第三,2007.12评为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在辨证指导下根据钙磷比值选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排名第六),2005.12.评为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主持《余南才中药理论与实践继承工作的研究》(第一)2006.08.评为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

4参与《退热解毒灵颗粒的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第二)2009.12.评为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

5.《陆真翘医案的整理和研究》(第六)2004.12.评为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

6.《白疕消软膏软膏的研制》2009.04.评为武汉市重大科技成果。

二、出版专著2部:

1.《陆真翘医案研究》(副主编),2005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7万字;

2.《常用饮片工艺及标准》(副主编),2006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27万字。

三、发表论文:

[1]谢岱,马威,易艳东.归芪补肾颗粒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44-45.

[2]谢岱,胡志强,程璐.HPLC法测定前列回春片中虎杖苷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1,14(6),891-892.

[3]谢岱,陈军,张红等.多指标结合优化白疕消软膏药材提取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0),797-799.

[4]谢岱,杨爱霞.退热解毒灵颗粒中柴胡挥发油提取及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中国药师》,2009,12(7),870-871.

[5]谢岱,林世和,余南才等.灵丹片制备工艺的改进[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100-101.

[6]谢岱,卢全德,余南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伸筋片中大黄色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9),1725-1726.

[7]谢岱,刘毅,余南才.坚肾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2),114-115.

[8]谢岱,马威,余南才.通肾合剂的制备及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486-487.

[9]谢岱,林世和,余南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舒茶中绿原酸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5),430-431.

[10]谢岱,刘毅,马威等.根据钙磷比值优化组方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05,8(12),1032-1033.

[11]谢岱.银杏及银杏叶微量元素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9,16(4),27-28.

[12]谢岱,张红.龟鹿二仙糖浆的制备[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6),279-280.


3.林世和:(1974~),男,40岁,硕士,副主任药师,1996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2005年获硕士学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建设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现在药学部药剂实验室,主要从事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中药药理的研究和教学。主持、参与湖北省、武汉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取得成果7项,获湖北省、武汉市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Tel:18986064635 E-mail:linshihe1974@126.com

一、国内领先成果6项:

(一)取得成果

1. 灵丹片提取工艺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05年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2007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二

2. 余南才中药理论与实践经验继承工作的研究,2006年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排名第二

3. 口灵药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与实验研究2009年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二

4. 马齿苋水提液抗D-半乳糖诱导的脑神经毒性损伤作用机制。排名第6,

2010省部级三等奖。

5. 白英有效成分的含量分布及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实验研究。2012年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主持。

6. 清脉颗粒剂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学及主要药效学研究,已于2013年9月18日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三;

7. 微米大黄炭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运用及质量标准研究,2013年12月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4。

(二)科研奖励

1.马齿苋水提液抗D-半乳糖诱导的脑神经毒性损伤作用机制。2009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三等奖,排名第6。

2.灵丹片提取工艺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13年获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二。

(三)在研项目

1.白英有效部位的抗炎免疫活性及作用机制(武汉市卫计委2014年度临床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WZ14C08)。主持。

2.辛温通阳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气体信号分子H2S和NO影响的实验研究(武汉市卫计委2014年度临床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WZ14A06)。参与,排名第3。

3.壳聚糖-山苓祛斑凝胶剂的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武汉市卫计委2013年度临床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WZ13D16)。参与,排名第3。

二、主编参编专著三部,

1.《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及其合理应用》(编委)。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7.2万字。

2.《常用饮片的工艺及标准》(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20万字。

3.《滋补药材家用手册》(副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40万字。

三、2004年至今发表省、国家级论文20篇:

[1]片剂糖衣包衣新方法探讨,《中华医药学杂志》,2004,3(7);

[2] 浓缩消必丸的制备和临床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2);

[3]灵芝及其制剂中灵芝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

[4] 林世和,谢岱,余南才,等.灵丹片的提取工艺优选[J].《中国药师》,2006,9(7),672-673.

[5] 林世和,谢岱,余南才,等.灵丹片中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15.

[6]林世和,易艳东,汪英丽,等.口腔溃疡膜中血竭的鉴别和含量测定[J].《中国药师》,2009,12(3),340-341.

[7] 林世和,汪英丽,易艳东,等.口灵药膜的急性毒性及抗炎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4),242-243.

[8] 林世和,易艳东,余南才,等.HPLC法测定参芦中人参皂苷Rb1、Rg1、Re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0,13(4),531-532.

[9] 余南才,易艳东,林世和*.白英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J].中国药师,2010,13(11):1606-1607.(通讯作者)

[10] 林世和,吴建国,余南才.五加皮和香加皮的鉴别[J]《光明中医》,2010,25(12),2330-2332.

[11].张先付,林世和.中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光明中医,2010,12,2329-2330.  (第二作者)

[12] 林世和,易艳东,肖 宏.HPLC法同时测定白英叶中绿原酸、咖啡酸及芦丁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1,14(1),43-45.

[13].林世和,易艳东,余南才.参芦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房》,2011,22(11)1014-1016。

[14].林世和,易艳东,肖宏,余南才*.白英不同药用部位不同生长期薯蓣皂苷元含量分布规律的研究 [J].《中国药房》,2012,23(27):2544-2545.

[15] 徐海星,许沛虎,林世和*,等.白英药材红外光谱指纹鉴别及相似度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8):590-593.(通讯作者)

[16] 舒翔,林世和*,余南才,等.白英不同药用部位不同生长期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J].中国保健营养,2012,04期(中旬刊),15-16.(通讯作者)

[17] 舒翔,陈军,林世和*,等.白英不同生长期不同药用部位绿原酸与咖啡酸及芦丁含量测定[J].医药导报,2012,31(8):1062-1064.(通讯作者)

[18] 林世和 易艳东 陈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药配方颗粒中尿囊素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4):1203-1204.

[19] 林世和 易艳东 陈军,等.清脉颗粒中丹皮酚的鉴别和含量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9):1633-1634.

[20] 林世和,周利,周秀莉.山药茯苓药对用于治疗黄褐斑的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14,1,208-210.


4.徐宏峰:男,1979年9月出生,主管中药师,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于2005年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医院药事管理和中药制剂的研究开发工作。现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药学专业委员会秘书、武汉市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武汉市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药学会青年药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主编《常用中药毒性研究进展及应用》,副主编《皮肤科常用药物手册》;目前主持武汉市科研项目1项《消必丸治疗银屑病有效部位的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卷柏属药用植物抗黄嘌呤氧化酶、脂质氧化酶、环氧化酶的活性成分研究》),参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朱顶红生物碱类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参与其他省市级课题5项,获得科研成果3项,其中科研项目《咽舒饮泡腾片临床前研究》获得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湖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并主持和参与多项新药的研究开发。

5.刘新国:男,1980年09月出生,药剂学专业博士,武汉市第一医院主管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给药系统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曾参加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省、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工作,先后进行了地蜂子喷雾剂、复方痛经贴、万花跌打巴布剂、双氯芬酸凝胶贴剂、高乌甲素凝胶贴剂,制剂工艺、质量标准、主要药效学与安全性评价研究;作为项目主要内容完成人进行了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的PK-PD结合模型的研究。该项目成功攻克了将微透析探针植入模型动物心肌壁内进行活体采样的技术难题,研究所建立的心脏局部药动学研究方法,为心血管治疗药物的靶向性研究和不同剂型局部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近年,本人承担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药制剂的药动学研究》中药局部药物动力学编写工作。

一.期刊论文: 

[1] 刘敏,徐宏峰,余南才,刘新国.新型超临界CO2萃取物三伏贴巴布剂的经皮给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5):802-805

[2] 邓昌波,刘新国*,赵前思,朱梦军,肖 静.不同浓度双氯芬酸钠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研究[J].中国药师,16(7),958-961,2013

[3] 王雄,陈永刚,刘新国,李居怡,等.回乳抑增一号对高泌乳素血症大鼠血清泌乳素水平和乳腺组织形态学的实验观察[J].中成药,2013,35(9):2019-2022

[4] 王雄,吴金虎,陈永刚,刘新国,等.回乳抑增一号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274-279

[5] 柯敏,李居怡,刘新国,邹吉利,等.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与创新药物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4):920-922

[6]刘新国,李居怡,王 雄,吴金虎*.高乌甲素贴剂的体外释放度与经皮渗透研究[J].中成药,34(9),62-65,2012

[7]刘新国,周莉玲,邹吉利,吴金虎*. BP神经网络模拟环维黄杨星D经皮渗透行为的研究[J].中成药,2012,34(8):56-60,

[8] 李萌,刘新国,吴金虎,陈永刚.前愈复方中药多糖成分的提取工艺优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4):2018-2021

[9] 郭丽蓉,刘新国,周莉玲.跌打止痛巴布剂质量标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816-819

[10] 于 洋,周莉玲,刘新国.环维黄杨星D醇质体体外经皮渗透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7(3),279-281,2010

[11]刘新国,郭丽蓉,周莉玲.跌打止痛巴布剂中蛇床子、独活、川芎等药味的鉴别研究[J].中成药,2010,32(12):2186-2188.

[12]刘新国,赖炫城,周莉玲. GC法测定跌打止痛巴布剂中桂皮醛等成分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2454-2456.

[13]刘新国,周莉玲*,郭丽蓉,赖炫城.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1(11),2723-2725,2010

[14]刘新国. 中华三叶委陵菜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A].广东省中医药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广州: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07:288-302.

[15] 韩建伟,乔 明,刘新国.消炎退热贴离体透皮吸收试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7):52-53

[16] 韩建伟,刘新国,王文琼. HPLC测定三叶委陵菜药材中儿茶素含量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8,10(3):55-56

[17] 韩建伟,刘新国,张晓燕.中华三叶委陵菜药材中鞣质含量的测定[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10):57-58

[18]刘新国,魏元锋,韩建伟.正交实验法优选中华三叶委陵菜渗漉提取工艺[J].医药导报,2007,26(6):652-653

[19]刘新国,魏元锋,韩建伟,等.中华三叶委陵菜中鞣质类成分回流提取工艺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6):58-60

[20] 刘 昌,刘新国,昌兰芳,等.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黄芩总黄酮的纯化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6,30(3):40-43

[21] 魏元锋,刘新国,韩建伟,等. HP20大孔树脂纯化黄芩总黄酮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2):50-51

二.专著

[1] 参与周莉玲教授主编《中药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编写工作,申请人在参编人员中排名第二,主要负责第九章局部药物动力学研究第二节中药经皮给药系统局部药物动力学研究探索以及第十章PK-PD结合模型研究第三节中药制剂新型给药系统PK-PD结合研究探索的编写工作,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8.1万字,2012.10

三.承担科研项目

项目类别:武汉市卫生局医疗卫生科研项目,批准号:WZ14Z07,经皮给药“三伏贴”巴布剂的研制,主持,在研

四.参与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1] 中华医学会2014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4-13-02-003(国),项目名称:经皮给药新剂型、新技术与临床应用学习班

[2] 中华医学会201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5-13-05-021(国),项目名称:药物动力学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学习班

6.易艳东:(1978~),女,硕士,主管中药师,2005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药剂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及药理学实验。Tel:13797084003,E-mail:24359267@qq.com

一、论文:

1.易艳东; 张红星;马威;等. RP-HPLC法测定金辛镇痛喷雾剂中氢溴酸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9,12(7):889-890

2.易艳东; 余南才;马威,等.马齿苋水提液中的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5):424-425

3.易艳东; 马威;黄浩,等.正交设计优选清脉颗粒中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0,29(04):299-300

4.易艳东; 林世和;马威;等.正交设计优选清脉颗粒的水提工艺[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2):25-26

5.易艳东; 马威;黄浩,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脉颗粒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5):418-419

6.余南才;易艳东*; 黄浩,等.正交试验法优选清脉颗粒中丹皮酚提取工艺[J].中国药师.2010,13(5):622-623

7.易艳东,黄国付,马威,等.正交设计优选金辛镇痛流浸膏的提取工艺[J].中国药师.2011,14(7):967-999

8.张红星,马威,易艳东*,等.金辛镇痛喷雾剂的毒理学实验[J].中国药师.2012,15(10):1501-1502

9.易艳东,马威,林世和等.清脉颗粒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16):1360-1361.

10.易艳东,黄国付,董莉.腰痛颗粒剂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药师,2014,17(5):757-759.

11.易艳东,林世和,马威,等.清脉颗粒成型工艺的优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2):975-977.

12.易艳东,马威,林世和,等.清脉颗粒醇沉工艺的正交优选[J].中国药师,2014,17(4)571-573.

13.易艳东谢岱马威正交试验优选归芪补肾颗粒的水提工艺[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47-49.

14.谢岱马威易艳东*,归芪补肾颗粒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44-45.通讯作者

15.谢岱马威易艳东*.归芪补肾颗粒中挥发性成分β-环糊精包合物的正交优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3): 通讯作者

二、成果

1. 灵丹片提取工艺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05年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2007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名第七

2. 马齿苋水提液抗D-半乳糖诱导的脑神经毒性损伤作用机制。排名第4 .

3. 白英有效成分的含量分布及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实验研究。2012年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3。

4. 清脉颗粒剂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学及主要药效学研究,已于2013年9月18日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二;

5. 驱铅丸对铅中毒大鼠海马组织损伤及学习记忆能力改变的干预作用研究,2013年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6。

三、在研项目

1.痛风安的活性物质基础研究(武汉市卫生局课题武卫[2009]76号WZ09D12),主持;

2.白英有效部位的抗炎免疫活性及作用机制(武汉市卫计委2014年度临床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WZ14C08)。参与。

四、科研奖励

1.PCNA的shPNA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子宫颈癌细胞的干预性研究.200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7。

2.马齿苋水提液抗D-半乳糖诱导的脑神经毒性损伤作用机制。2009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4。

3.灵丹片提取工艺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13年获湖北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7。

五、专著

1.《华夏小葱研究》(编委)。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36.5万字。

2.《中药理论量化与应用研究》(编委)。人民军医出版社,4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