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
发布时间:2020-04-27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94中的“中风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西医的脑梗死、脑出血等分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进行诊断。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骞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 、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二、中医鉴别诊断
1.口僻:口僻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但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患病。
2.厥证: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移时多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3.痉证: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作时也可伴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但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
4.痿证: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出现肌肉萎缩,筋惕肉眴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1.一般生化检查项目:全血细胞计数+五分类、血型、尿液分析定量检查、粪便检验3项、肝功能(9项)、肾功能(4项)、电解质分析(6项)、血脂分析8项、心肌酶谱(4项)、DIC筛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色谱法、葡萄糖测定干化学法(静脉血)、心肌标志物、BNP、CRP,等等。
2.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或MRI,颅脑MRA,血管造影。
3.选择性检查项目:颈部血管彩超、颅内段血管彩超,等等。
4.完善和患者既往基础疾病相关的检查。
四、治疗方案
(一)中医治疗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1)、中风病辨病处理:中风病根据好发年龄,先兆诱因,发病形式,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
(1)缺血性中风
好发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常有头晕目眩、手足麻木等先兆诱因,一般在安静、睡眠时发病,起病缓慢,而无神志昏迷等证候。 本病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为主证,兼见头晕目眩、口干耳鸣、腰酸腿软、少眠多梦等。为脑脉瘀血,元神失养,故称之为缺血性中风。
(2)出血性中风
好发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常无先兆证侯,多以剧烈运动、情志失调为诱发因素。一般发病急骤,进展迅速,有神志昏迷等症侯。 本病以昏迷不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中风失语为主证,兼见头痛呕吐、项强抽搐、发热惊厥、鼻鼾痰鸣等。为脑脉瘀血,元神失聪,故称之为出血性中风。
2)、一般处理
(1)保持安静,卧床休息
中风病的急性期、应保持病人安静卧床休息,原则上就近救治、避免长途搬动。对疑为出血性中风的病人,血压急骤升高或降低,心肺功能不全及行为、严重意识障碍者当加倍注意,以免病情恶化。对意识尚清的患者应尽量减轻思想压力。以免过重的精神负担使病情进一步加重。病房要保持安静,禁止病人亲友打扰病人(呼叫或摇动患者头部)。出血性中风的病人—般需卧床休息4~5周,床头拾高15度。缺血性中风2周内应卧床休息。对卧床病人,尤其是有意识障碍者要加强护理,预防褥疮形成。
中风的急救处理是卒中后针对“闭”、“脱”的救治而言,此时以化痰开窍,回阳固脱为重点,力争在较快的时间,控制其危急之候。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松解衣领和紧身内衣,卸除假牙,对昏迷病人切忌仰卧位以免舌根后坠堵塞气道,应取侧卧位或头部侧转,便于使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流出,且利于口腔护理及口腔内分泌物的吸引。要定时给病人翻身、叩背(对有痰的患者应从下向上叩背)、吸痰以预防吸入性肺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咳嗽反射较好、昏迷程度较轻的患者,可人为地形成咳嗽反射(按压天突穴),使肺内的痰排出到口腔或咽后部,然后吸出。病情重、昏迷深、出现呼吸衰竭,自主呼吸不能维持有效呼吸时,应尽早作气管插管或切开,行人工呼吸,以免缺氧加重脑水肿。
(3)保持营养,注意调整水、电解质平衡
对清醒、无吞咽障碍的患者,早期应进食全流质饮食。昏迷程度较轻,没有消化道并发症的患者,应在发病24小时后尽早给予鼻饲,加强营养。并要注意观测水、电解质平衡,有变化要及时纠正。
(4)头部降温,减轻脑水肿
中风病初起病情较重,昏迷较深的患者,无论是出血性或缺血性,应及早给予带冰帽,施头部降温法,这样可减少脑细胞的氧耗量,减少渗出从而可达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的目的。
3)、针灸紧急处理
(1)化痰开窍
取穴:水沟、合谷、太冲、丰隆、风池、内关、十二井穴放血。
随症配穴:身体强健之人。舌强不语时,则针刺金津穴和玉液穴。若目闭鼻塞之人,除针刺金津、玉液两穴外,可加刺迎香穴,以达到通窍醒脑,清醒神志的治疗作用。平日体质强壮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咬牙扣齿,两手握拳不开,痰迷心窍时,针刺回阳救急穴(百会穴及人中穴等)。如无效,患者仍处于昏迷不醒状态时,或为时过久都有生命的危险。此时应立即抢救,将三棱针消毒后,取大椎穴、委中穴或尺泽穴,针刺放血。
手法:风池、丰隆针用平补平泻;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
留针:20分钟。
(2)回阳固脱
取穴:神阙、关元、气海。
手法:针用补法,可灸至四肢转温为止。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留针:20分钟。
(3)中药治剂
① 缺血性中风患者:如:血栓通注射液0.45g加入0.9%氯化钠250ml稀释后静滴;或用红花注射液40~6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稀释后静滴;或参芎葡萄糖、血塞通、等等。或口服活血化瘀中成药,如:银杏叶滴丸、三七通舒胶囊、等等。
②出血性中风患者:可用醒脑静注射液40~6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稀释后静滴。
4)、药物治疗
(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复方甘油等;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林格液、脂肪乳,等;
(3)调节血压:硝苯地平、波依定、洛汀新、硝普钠,等。
(4)护脑、营养神经:脑苷肌肽注射液、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等等。
(5)营养支持治疗:如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脂肪乳、氨基酸、乳酸钠林格,等等。
(6)对症治疗,如抗炎、护胃,等等。
2、恢复期治疗(发病2周至6个月):醒脑开窍针刺法
治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主穴:内关、水沟(醒神开窍)
三阴交(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辅穴: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
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完骨、天柱;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中脏腑闭证加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太冲、合谷;脱证加灸关元、气海、神阙。
常见并发症在选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加以下穴位:
(1)吞咽困难(假性球麻痹):除风池、完骨、天柱外,可加翳风,或采用咽后壁点刺。
(2)便秘:加针外水道、外归来(原穴外开2寸)、丰隆。
(3)呼衰:加针双侧气舍。
(4)尿失禁、尿潴留:加针中极、曲骨、关元。局部施灸、按摩或热敷。
(5)共济失调:加针风府、哑门、颈夹脊。
(6)复视:除选用风池、天柱外,加针睛明、球后。风池穴向结喉方向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的捻转补法1分钟;
(7)癫痫:除选用水沟、内关、风池外,加大陵、鳩尾。
(8)肩痛或肩周炎:加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
(9)睡眠倒错:除选三阴交外,加针上星、百会、四神聪、神门
3、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发病半年以上):针灸辨证论治
1)、肝阳上亢证
主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角喎斜。
兼症: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降,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肝阳上亢,故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热扰心神,则心烦易怒,尿赤便干。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角喎斜。脉弦主肝风。
治则:平肝泻火通络。
主穴:风池、合谷、足三里、太冲。
配穴:眩晕头痛者加用太阳、百会;心烦易怒者加神门、内关。
尿失禁者加肾俞、气海、三阴交。
手法:针用泻法。
留针:30分钟
2)、风痰阻络证
主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角喎斜。
兼症: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风痰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失和,故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正气不足,气血衰弱,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得以乘虚入中经络,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正邪相争,手足拘急,风邪挟痰上蒙清窍,则头晕目眩,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则:祛风化痰通络
主穴: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
配穴:头晕目眩者加用百会;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者加阴陵泉。面瘫者加面部的阳白、下关、太阳、迎香、地仓。嗜睡者加内关。患者表现为吞咽困难或语言蹇涩,配廉泉。
手法:针用泻法。
留针:30分钟。
3)、气虚血瘀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
证候分析:气虚则气短乏力,心悸便溏,手足肿胀;固表失职则自汗出;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则面色苍白,舌质暗淡;气血瘀滞,脉络痹阻,而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均为气虚之象。
治则:益气活血
取穴:主穴: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
配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者加气海、血海。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者加中脘、内关。
手法:针用补法。
留针:30分钟。
4)、阴虚风动证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虚,则眩晕耳鸣,手足心热,热扰心神则烦躁失眠;阴不制阳,肝阳偏亢,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窜行经络,脉络不畅,故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脉细为阴虚之象,脉弦或弦数主肝风内动。
治则:育阴熄风。
取穴:主穴:风池、合谷、足三里、太溪。
配穴: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者加曲池、内关。便秘者加支沟、照海、天枢。
手法:针用补法。
留针:30分钟。
(二)物理治疗
根据病情辨证选用穴位注射、直流电、红外线、超声波、电子生物反馈等治疗项目。恢复期可加用起立床、减重步行训练、肢体功能综合训练等治疗。对于意识清醒并可以配合的患者可在指导下逐步进行体位变化的适应性运动训练、平衡反应诱发训练及抑制肢体痉挛的训练。
(三)专科特色疗法
1、头针治疗
根据中国针灸学会制定的《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健侧顶颞前斜线(前神聪至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该方案是按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的方法而拟定,所取穴位自古即为应用于中风治疗的常用穴位。百会穴居头之巅,是督脉要穴,为诸阳经、督脉及足厥阴经之会,统领一身之阳,并内系于脑;曲鬓为足太阳、少阳之会,此二阳经从头至足,纵贯全身。以上选穴贯穿了多条经脉,可起到通调督脉,醒脑开窍,宁神定志之功。
2、穴位注射治疗
取穴:颈5、颈6夹脊穴、曲池、足三里。
药液:当归注射液。
五、疗效评价
1.基本痊愈:神志转清,语言正常(理解力、表达能力),肢体肌力4-5级,生活自理。
2.显效:神志转清,言语欠清(能基本表达清楚,理解力基本可),轻度中枢性面舌瘫,肢体肌力在原基础上提高1- 2级,生活部分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