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传承文章您现在的位置:工作室首页 > 传承文章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灸学术思想简介

发布时间:2018-04-27

 

张唐法主任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学贯中西,在近40年的医疗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择其要者简介如下。

1.强调针刺基本功

张主任非常强调针刺基本功,认为只有练好针刺基本功夫,才能熟练掌握各种针刺技术,进而在针灸临床上获得满意疗效。具体的练习方法是右手拇、食指固定1枚针灸针,来回捻转针柄,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每日坚持练习1h而针不掉下来。张主任的进针方法不同于教科书上的插入式,而是捻转进针,这种进针方法与插入式相比,具有进针不痛,得气快的特点,技术要求也更高,只有长期按照上述练习方法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张主任认为进针得气后,必须行恰当的补泻手法,其临床检验标准有二,一是病人自觉行针时有舒适、柔和的感觉;二是经过针灸治疗后病人病情好转乃至痊愈。

张主任曾治1例法国病人,患胃下垂5年余,多方医治无效,完全不能进食,仅能靠输液维持生命,慕名求治于张主任。张主任视其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证属脾胃虚损,中气下陷。取中脘、足三里(),用捻转进针刺入相应深度,留针30min。起针后,病人自觉胃部炽热,有上提感。由于进针时病人丝毫无痛感,病人非常乐意接受针刺治疗。针刺1次后病人可以喝温开水;第2次治疗取中脘、足三里()、天枢(),针刺得气后用补法,让病人自觉胃部有舒适感,针刺后病人可以喝牛奶;第3次同样治疗后,病人能进食少许面包。共针5次,病人进食如常人,患者盛赞张主任针术之神奇。

2.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张主任认为,临床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先决条件,而西医诊断又是治疗疾病的前提。他提倡临症应中西医两条腿走路,互相取长补短,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有科学依据,在西医诊断明确,中医辨证清晰的情况下施针治疗。张主任同时认为,中西医结合是发展针灸学的必由之路。对于如何结合,张主任认为首先必须有中西医双重诊断,既有中医的辨证,又有现代医学的确切病名。这样,一方面可以规范临床带教(包括针灸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国际间的针灸交流。其次,在治疗方面应按中医理论辨证选穴治疗,但不排除按现代医学思维采取新的治疗方法。第三,要大力加强临床实验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来探讨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张主任曾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开展了针灸治疗高血压、头针治疗中风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张主任主持完成的“针刺单穴降血压的时效研究”20006月通过武汉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2001年度武汉市科技进步3等奖;主持完成的“双侧与患侧选穴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比较研究”200110月通过武汉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注重疑难病的研究

张主任认为针灸的生命在于临床疗效。张主任除致力于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研究外,还注重对疑难病的研究。早在60年代,张主任就用“多针浅刺法”治疗小儿乙脑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疗效显著;70年代又致力于针刺加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80年代开展了针灸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单穴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90年代又致力于舞蹈样多动抽动症的临床研究,采用头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此外,张主任对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张主任行医多年,经验丰富,不是笔者能在短时间内能学到的,以上所述,仅是随师侍诊的点滴体会,以供同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