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
发布时间:2017-08-20
张唐法主任行医五十载,治疗过无数疑难杂病,通过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以及对该病的研究,独具匠心,是其针灸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里的一大特色和创新。临床上,为了不耽误小孩上学,主任每次早上七点到八点之间,都为这些小患者服务,治愈无数病例,小患者们尊称他为“张爷爷”,家属一致称赞张主任医德高尚,医技高超!
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在儿童时即开始发病,表现为不自主的、没有目的的、重复进行的舞蹈样的抽动动作或者表现为发声抽动,这种神经、精神性质的疾病称之为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又叫Tourette综合征(TS)。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加,从而对孩子的学校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增加了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TS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晰,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关于其发病的三个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是:男性、年纪轻和抽动障碍家族史。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张主任结合中医特点,并根据自身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发现运动性抽动通常是TS发病最常见症状。在观察140例该病患者中,运动性抽动占97%,面部抽动是简单运动性抽动常见表现,而扮鬼脸是复杂运动性抽动的常见表现。由于该病发作方式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易误诊、漏诊,所以运动性抽动症状多较为严重,常伴舞蹈样动作,故张主任提出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作为新的中文命名,形象生动,适合推广。
在总结临床实践并参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张主任提炼总结出该病的诊断标准如下:①患儿年龄3~15岁;②有运动性抽动症状;③伴发声抽动、秽语或行为障碍,至少具备其中之一;④呈持续或间断性发作,可一天多次发作。其中,自动缓解期不超过三个月。另外,张主任将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作为TS疗效评定标准使用。该量表在国际上通用,而且在国内经常被采用,操作方便,实用性好,可比性强,易于推广。张主任指出,在临床上应该注意与遗传性舞蹈病相鉴别,后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一般35~50岁为疾病的好发年龄,除了表现为舞蹈样不自主抽动之外,往往还多伴有进行性智能衰退。本病的发病特点是3-5岁为发病的高峰期,男性比女性多,男性占3/4,女性占1/4,年纪大一些的发病的也有,但治疗效果更差,本病主要表现为舞蹈样抽动,以及伴有发声性抽动,行为障碍,属于神经精神性疾病。成人一般出现一些快速的、不规则的动作。活动时动作幅度加大,安静时减弱。伴吐字不清,步履不稳,平衡减弱。由于本病临床以面部抽动如“挤眼”为明显症状,家长会误以为小孩眼睛不舒服,带患儿去眼科就诊,加上目前很多医生对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认识不足,就很容易与其他五官科的一些疾病混淆,导致误诊和漏诊。经过我们多年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发现,本病的多发和首发症状是以运动性抽动为主,并多呈舞蹈样动作。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张主任一般就是和患儿交流,提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去刺激患儿,让他兴奋或者紧张,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患儿面部出现抽动,再结合家长叙述的病史,就能很快诊断了。这种与情绪有关或由情绪引发的抽动,一般就可以诊断为“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
张主任其实最开始是用的体针治疗,结果发现实施起来很困难,有的严重的病人抽动很厉害,甚至可以抽动摔倒在地上,病人很难配合,难以保证正常的治疗,然后就考虑采用头针。因为中医认为头者,精明之府,诸阳之会,头部经络丰富,气血充足,焦氏头针理论认为,针刺舞蹈震颤区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局部血流量,有安神定志、健脑益智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抽动症状的目的。再加上头针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这样又开始摸索头针治疗,通过不断的实践,从穴位上加以提高,疗效不断提高,最终就得出了目前常用的穴位。即正中直上入发际0.5和1寸,旁开0.5寸,左右各两个,一共四个穴位。在治疗本病时,针刺后进行快速捻转,频率为200次/分。头针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几乎不存在明显的副作用,这是其他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头针能有效的控制抽动综合征的症状,并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恢复的快,有的恢复的慢,不过疗程一般比较长,最快的2个多月就恢复了,但是大多数病人都治疗两年以上。一般是一周治疗三次,隔一天一次,治疗坚持一段时间,症状控制稳定之后,可以适当的减少治疗次数,一周两次,稳定得特别好的,甚至可以一周一次。这个疾病的症状起伏、波动性大,有静止期,有发作期,而且情绪波动容易影响疗效,容易反复发作。因此至于疗效标准,在临床上认为,患者连续3个月没有任何相关的症状,则为治愈。
穴少而精一向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一大特点。张主任个人比较崇尚华佗“针灸不过数处”,针刺治疗过程中不主张“以多为胜”,反对大量盲目取穴,临证选穴注意疏穴简针,特别是在本病的治疗中考虑到小儿惧痛的心理,临床取穴就一定要精之又精,易于患儿接受。毫针入体,虽然疼痛不会很明显,但对患儿来说,还是会有心理负担。治疗应抓主因、主症、主位,追本求像,取穴抓住要害,取穴贵精而不在多,做到“精穴疏针”。《针灸大成•头不多灸策》亦云:“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也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简,亦足以成功”。针灸治疗疾病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应该尽量做到辨证准确,取穴精准,手法得当。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首先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确定疾病的类型,进而得出准确的治疗方案,同时施以适当的手法。我主要采用的是捻转进针法。“微旋而徐推之”是古医籍中关于此法比较早的记载,此法较之别的进针手法,酸麻胀感明显,刺激性较大,能获得较好较持久的针感,利于得气,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捻转进针后还需配以手法补泻。手法是达到补泻目的的手段,正所谓“补虚泻实”。针刺一定要强调得气,气至病所是起效的关键,细心体会指下针感,应该有沉涩紧的感觉,从而激发和控制经气感应,提高疗效。
张主任认为,从临床看来,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主要有三个结局:一部分患者会自然恢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生活自理困难,还有一部分会发展成为精神病的其他类型。一般来说,早期的抽动多呈一过性的,症状比较轻,时间越久,病程越长,抽动症状会逐渐加重,从一个部位发展成多部位的抽动,有的还会伴有注意力很难集中,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行为障碍,不能自主学习,生活难以自理,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患病儿童的发病年龄越大,患病时间越长,治疗的效果就越差,故应尽早坚持治疗。除了针灸等治疗外,还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支持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心理支持和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和家属清楚地了解疾病的性质和原因,消除环境中的不良因素,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同时有意识的锻炼患儿的自主能力,提高社会功能。行为治疗是当患儿不自主、不经意的出现抽动症状时,家长应加以提醒,尽量减少抽动的发生。我们在医治病人的时候,首先就要调整他的心理状态。《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篇》有云:“病不许治者,必不治,治之无功也。”说明病患对医者的信心很重要,医者也要多用鼓励来给患者信心,彼此建立起良好的医病信赖关系,特别是本疾病病程长,疗程长,治疗起效慢,治疗时间长,需要有特别坚强的心理素质和持之以恒不松懈的精神。所谓“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在临床的治疗中,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医心,不能忽视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同时,特别应注重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做到“医病先医心,且不失人情”,提高病人和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从而加速疾病治愈的目的。“病人需要点信心,医生需要点耐心”,这是我经常说的。
张主任一生都致力于临床,为病人服务,为针灸的发展而鞠躬尽瘁。他注重研究经典,吸纳百家,博采众长,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开创针灸治疗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的先河,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为针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上述实乃九牛一毛,张主任学术思想博大精深,不是我们一时能体会到的,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挖掘与传承张主任学术思想,学习张主任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理论与临床结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断学习进步,为针灸事业的发展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