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一期急诊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班结业

来源:本站 发布人:原网站 审核人:原网站 发布时间:2016-01-29

2016年1月8日,武汉市卫生计生委、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举办的武汉市第一期急诊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班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进行了专业技能考核和结业典礼专业技能考核分三个考场,特邀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心医院、市三医院、普爱医院、市妇儿中心、华润武钢总医院的6位急诊专科护士长为监考老师,每位学员进行了心肺复苏和除颤技术(非同步方式)专业技能考核。结业典礼由华润武钢总医院护理部主任刘静主持,首先护理质控中心秘书潘亚兰进行了培训班工作总结,随后学员代表李芸发言,最后武汉市第一医院护理部王莉主任致结业致辞。

此次培训班是为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切实提高我市专科护理领域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医院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的培养按照武卫生计生【2015】110号文要求,武汉市启动专科护士培训计划。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受武汉市卫计委委托,承办了专科护士培训任务。第一期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11月16日在循礼门饭店开班,本次培训班招收学员48人,在课程内容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邀请了在急诊临床、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建树的专家、教授来授课,力求从学术性与实用性上保证课程的质量,经过2周的集中理论授课,11月30日48名学员分配到武汉市6家大型三甲医院,即市一医院、中心医院、市三医院、普爱医院、妇儿中心、武钢总医院,通过急诊实习基地实习,使学员运用所学的急诊急救知识与技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正确进行各项急诊急救护理和操作,加深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其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本次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2个月时间,进行了4次考核,包括理论、实习、论文和专业技能考核,学员们的学习既辛苦又幸福短暂又难忘。整体来看,学员们的考核成绩不错。专业理论考核成绩最好,平均分为92.7分;其次是专业技能,平均分为92.5分;相对而言论文成绩稍差,平均分为73.3希望学员回去后要加强论文写作训练,并且一定要认真学习市卫计委110号文件,文件对武汉市专科护士的使用、继续教育、保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要求专科护士每年从事本专科护理实践时间应达到个人临床护理工作总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每2年至少在护理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科护理论文或综述1篇以上,卫计委和质控中心每年会对各医院专科护士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连续三次检查未达到规定要求的专科护士,收回证书,取消专科护士资格等等。

培训班结业后发放了“武汉市第一期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问卷调查表”48份,分别从理论授课老师、理论授课内容、临床带教老师、临床带教内容、培训管理、综合满意度评价、学员收益、学员建议8个方面进行调查。理论授课老师分别评价知识水平、授课技巧、课堂控制、敬业精神、综合评估5个方面调查,满意度分别为93.38、91.79%、93.21%、95.19%、93.60%;理论授课内容分别评价内容实用性、课程针对性、课程启发性、综合评估4个方面调查,满意度分别为92.92%、93.56%、93.73%、93.96%;临床带教老师分别评价知识水平、带教技巧、敬业精神、综合评估4个方面调查,满意度分别为94.17%、92.31%、93.31%、92.31%;临床带教内容分别评价内容实用性、临床针对性、临床启发性、综合评估4个方面调查,满意度分别为90.15%、87.71%、87.48%、88.29%;培训管理分别评价准备工、现场环境、后勤环境、综合评估4个方面调查,满意度分别为91.88%、92.85%、89.50%、92.00%;综合满意度评价满意度为90.50%。总体满意度最高的是评价理论授课内容,满意度为93.54%,最低的是临床带教内容满意度为88.41%。说明学员对临床带教内容存在疑义,在今后的实习安排上需要改进,并加强督导。培训管理满意度也不太高,说明今后要加强培训的准备和后勤服务工作。

学员收益: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急救专业知识得到提升;对病人的宣教平得到提升;了解并熟悉各种管道维护;④对急诊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了解当前专业最新进展;⑤提高分诊技巧;⑥提高了对患者安全的防范意识;⑦见识到实习基地的科学管理模式;⑧开拓视野,增加了医院之间的交流。

学员建议:对老师、课程设置方面:希望对培训基地有更加规范的培训管理,各实习基地对专科护士的要求和培训方式不同,对实习标准执行情况宽严不一;加强操作培训。对护理质控中心:希望增加理论授课;希望真正落实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培养的内涵。希望参加的培训:伤口治疗、呼吸机的使用、急救技能、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培训。

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均来自临床一线,都是急诊护理领域的行家,是促进急诊护理专科化发展的骨干力量,市卫计委和护理质控中心对学员们寄予厚望,希望各位学员能将学到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技术带回各自医院,自觉应用到今后各自的护理工作中,并带动各自医院急诊专科护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