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
返回主站 >>

【针灸科】

针灸治好近千名多动症儿童

发布时间:2017-06-05

文章来源于长江网讯(通讯员 徐若云)


9岁的男孩小邓家住汉口。4年前妈妈发现儿子总是眨眼、触鼻子、耸肩、喉咙发声,做许多小动作,以为是上火,吃过中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没想到过了几个月,症状反倒加重。更麻烦的是学校那边老师也反映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捣乱,下课时比较容易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甚至打架。经四处打听,心急如焚的邓妈妈找到儿子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张唐法。经诊断,小邓患上了“小儿舞蹈样多动抽动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小儿多动症。经过一年针灸治疗,每周三次,小邓现在看电视时的频繁眨眼、触鼻已经明显改善。据了解,为方便这些患儿就诊,张唐法主任每周三次(每周一三五上午)的专家门诊,提前到早上7点开门。扎完针的患儿不必在诊室等候,可以直接去上学,不耽误学习,留针时间到后,家长就能取针。

据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张唐法介绍,多动症是近10年来明显增多的一种儿童常见病。此病多在15 岁以内发生,病因在医学尚无定论,通常认为是是遗传易感性与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也是一个难题,通常以用药为主。一般儿童期起病,以不自主、无目的、反复、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舞蹈样抽动伴发声性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根据张唐法主任十多年的研究得出,头针治疗几乎不存在明显的副作用,这一点恰恰是任何药物治疗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年,头针治好了近千例患儿!由此可见,头针治疗是一种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如何区分多动症和单纯的好动?

多动的症状只是该病的症状之一,还可能表现为注意缺陷,比如上课愣神、老丢东西,甚至可能异常安静。目前,被带过来看门诊的孩子通常是淘气包,但有部分仅仅是好动而不是多动,家长过于恐慌,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两者如何初步区分,有个简单的小办法:好动的孩子是听劝的,一旦被说服就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多动症儿童则不能;活泼孩子的行动有目的有计划,而多动症儿童却做事没章法;调皮的孩子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能做到不吵闹,而多动症孩子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