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图”寻踪——“活血化瘀”中成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23-08-14
2023年8月2日,输血科接到神经外科的咨询电话,患者未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这些“抗血小板”药物,但患者8月1日送检的“TEG-血小板图”检验结果却提示患者“AA途径”及“ADP途径”均被明显抑制。难道是检验过程有误?这个检验结果可信吗?
室内质控正常,检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输血科与管床医生沟通并查看患者病历后,发现患者7月31日使用药物“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查阅“疏血通注射液”药物说明书,其中【药理作用】显示:动物试验结果提示该药品可延长小鼠凝血时间,降低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率。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也提到:疏血通注射液中的小分子多肽类单体成分具有明显的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考虑该患者异常的血小板图结果为药物“疏血通注射液”导致,输血科建议患者停用5-7天后复查,临床医生于8月3日起停用“疏血通注射液”,8月5日(停药3天)上午患者出院前复查血小板图结果如下:
复查血小板图,对比结果可见停药3天后,“AA途径”抑制率为零,“ADP途径”抑制率较前明显下降,考虑为药物未完全代谢的原因。
多种中药、西药成分均可影响TEG-血小板图。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疏血通注射液”对血小板图相关指标的影响,还有“舒血宁注射液”,该药物可竞争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抑制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建议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者、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TEG-血小板图可判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的药物效果。可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治疗窗,为调整给药剂量提供参考指标,为外科手术提供手术时机。
MACK:基线血小板功能,MAck>70mm,体现基础血小板功能亢进;
ADP抑制率:<30%,提示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ADP受体抑制剂疗效不足;
AA抑制率:<50%,提示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不足;
MAADP:31-47mmPCI术后合适治疗窗;MAADP>47mm,说明用药后的血小板功能仍亢进,有血栓风险;MAADP<31mm提示血小板功能过低,有出血风险。
支架患者参考指标:
1、抗血小板药物连服7日后检验;
2、采血前2小时停止摄入咖啡因,前30分钟禁烟;
3、采血时需一针见血,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可导致血小板活化;TEG不建议第一管采集,先采枸橼酸管(蓝管),后采肝素管(绿管)。标本采集后需立即送检,暂存不超过1小时,放置时间延长、标本运送途中的低温及震荡都可能导致血小板图结果异常。
4、严重脂血、溶血的标本均可显著导致血小板图结果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