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推荐阅读

诊疗方案您现在的位置:工作室首页 > 诊疗方案

慢性肾炎血尿诊疗方案

发布时间:2021-04-27

 

病名:性肾小球肾炎(血尿)

辨病依据: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西医诊断标准:①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时轻时重,肾功能逐步减退,后期出现贫血,视网膜病变及尿毒症;②有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等表现;③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诱发急性发作,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也有部分病例可自动缓解;④排除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症候分类:

1.热移下焦,扰动血室型;

2.脾肾不固,气阴受损型;

3.气滞血瘀,络阻血溢型。

辨证依据:

1.热移下焦,扰动血室:因心、小肠、肝等脏腑之火热或外感六淫之邪,化热下迫肾与膀胱,损伤脉络,血溢水道而成。临床有两种情况:(1)无任何临床症状,仅尿中长期有异常红细胞,或伴轻度腰酸、双下肢浮肿、易疲劳等;(2)病情缓解后,血尿又突然“反跳”。管师以为,这些情况都与感染有关,常见的有上呼吸道、头面部(口、咽、鼻、扁桃体、牙齿、耳) 感染,以及皮肤、胃肠、泌尿道、前列腺、阴茎包皮感染。

2.脾肾不固,气阴受损:气阴亏虚,阴虚火旺,脾肾不足,固摄无权。临床见持续血尿,面色萎黄,面肢浮肿,少气乏力,腰膝酸软,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细弦。

3.气滞血瘀,络阻血溢:因瘀积不散,血不归经,是血尿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治疗方案及药物:(一)一般对症治疗:1.注意饮食,忌生冷不洁之品。饮食不慎会致胃肠道感染,易加重血尿病情,或使病情“反跳”。尤其要禁食海鲜、螃蟹等异性蛋白和鸡、鸽等发物。在血尿治疗期或恢复期,患者应注意休息,不可过劳,否则不利于病情的康复。2.治病“三先”原则,即先治感染,先治浮肿,先调脾胃,再治兼证,最后治“本病”。采用摘除发炎的扁桃体、拔除牙齿残根或修补龋齿,以及运用西药抗生素等方法。感染一经祛除,血尿自然就会消退。(二)中医辩证治疗:肾性血尿病因复杂,病情缠绵,虚实夹杂,病在多个脏腑,一方一法难以收功,联合多种治疗方法称其为“鸡尾酒疗法”。

1.热移下焦,扰动血室:血尿属血热或兼感染者常以二半汤加减,药用:半边莲、半枝莲、黄芪、生地、生甘草、白茅根、田三七、大小蓟、蝉蜕、地肤子、女贞子、墨旱莲加减内服;气阳不足常以二仙汤加减, 药用:仙茅、淫羊藿、黄芪、太子参、茯苓、白茅根、山茱萸、白术、山药、炙甘草。

2.脾肾不固,气阴受损:以小蓟饮子为代表方,加大白茅根、生地的用量(最好用鲜品) ,配以女贞子、旱莲草,以滋阴清热止血。常加黄芪、淫羊藿、枸杞、生地或熟地、当归、白术、山药等滋补脾肾之品。临床更常以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之类加减,少佐23味化瘀止血药,亦可达到止血不留瘀,提高患者抵抗力的效果。

3.气滞血瘀,络阻血溢:因瘀积不散,血不归经,是血尿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故治疗“莫一味止血”当攻补兼施、化瘀行血,血气调和,虽未止血而血可自止。管师常用血府逐瘀汤,配合养阴清热之剂如导赤散加减以活血行气、养阴止血;

有无西医治疗:

辅助治疗:1.中药穴位注射(用鱼腥草和板蓝根注射液双侧肾俞、足三里穴交替注射)2.食治结合:如时值冬令, 常嘱配阿胶膏(阿胶500g, 黄酒250ml,冰糖100g, 将黄酒浸泡阿胶、冰糖一夜后隔水炖, 待阿胶完全烊化后即成膏药, 每天取1小汤匙阿胶膏用开水冲服, 每天2)长期食疗, 阿胶可养血滋阴、大补气血, 还可止血, 长期服用对肾性血尿有很好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主要是根据肾功能、尿蛋白、临床证候的改善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士”2个月以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持续小于0.4/d,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肾功能正常。基本缓解: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尿沉渣计数基本正常,肾功能变化不大或基本正常(与正常值相差不超过15%)

好转: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25%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肾功能或多或少有改善。

无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好转或加重者。

2)主要症状的疗效评价

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

显效:治疗后症状轻重分级下降2,即由重度到轻度,或由中度到无。

有效:治疗后症状轻重分级下降1,即由重度到中度,或由中度到轻度,或由轻度到无。

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恶化。

3)生活质量评分标准

采用中医症状评分表、SAQ生存质量表、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进行治疗前后的得分比较,分析其差异的统计学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