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援疆援藏工作的指示精神,武汉市卫计委组建了对口支援洛扎县人民医院医疗队,杨林医生作为武汉市第一医院医务人员参加援藏医疗队。秉承“科学援藏、真情援藏、奉献援藏”的理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践行“生活上融入、工作上融合、感情上融洽”的文化,杨林医生展现了援藏队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无私奉献精神。
传经验,促改革,助力医疗发展。到洛扎后,组织安排杨林同志担任内儿科主任,他克服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针对科室及临床医师的具体情况,开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活动。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规范诊疗操作、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提升了科室医务人员医疗诊治水平和基础操作能力。此外,结合专业特长,杨林医生完善胃镜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制定内镜医师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消化内镜新技术新业务,推进了当地消化内科的发展。2022-2023年胃镜诊疗量增长50%,无痛胃镜增长400%,胃镜下止血,内镜下胃肠息肉治疗等技术推广,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面对危情他义无反顾,为生命护航。45岁的藏区牧民旦增突然出现头晕、胸闷的症状,继而开始呕血、黑便。经初步检查,旦增为消化道大出血,医护人员立刻开展止血、补液、抑酸等治疗措施,但是病情仍不见好转。以往这种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都是将患者送到山南、拉萨等上级医院开展手术,但到最近的市级医院需要辗转近6个小时,跨越2座海拔5000米的大雪山,万一路上发生紧急情况,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对于洛扎县的居民来说,消化道大出血是九死一生的大病。一边是命悬一线的患者,一边是巨大的手术风险,是转诊还是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就地抢救?杨林医生同家属沟通后决定拼一次,借助从武汉带来的黏膜注射针和止血夹等县医院之前没有的设备,决定采取“黏膜下注射+止血夹”的办法,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大出血。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止血治疗,旦增的胃出血止住了,血压也慢慢恢复平稳,患者转危为安。这也是洛扎县完成的首例内镜止血治疗,同时标志着在援藏医生的帮带下,洛扎县人民医院内镜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担当坚守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杨林同志在进藏不到1个月时,突遇西藏新冠肺炎疫情,而洛扎县抗疫工作面临高原气候恶劣,基础设施不足,实战经验匮乏等诸多困难。杨林同志在还没完全适应高原环境,借助湖北武汉抗疫经验,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多次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地方核酸采集,洛扎县的许多乡村都有他身穿防护服的身影。核酸采集首日,杨林上午刚完成县里核酸采集任务,中午就驱车赶到生格乡采集核酸,晚上8点刚返回县城,还没顾得上吃晚餐,听说扎日乡需要支援,毫不犹豫跟随核酸采集组,连夜赶到海拔4500米的扎日乡,一边克服心慌喘气等高原反应,一边工作,一直到凌晨2点。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步履不停,映照初心。紧接着杨林接到赴集中隔离点工作的任务,没有丝毫犹豫,和同事立即奔赴集中隔离点,熟悉隔离点的工作流程后,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隔离点内,24小时待命,人员不断进出,他不仅负责医学观察、体温监测、垃圾清运、消毒、核酸检测、信息登记上报等各种工作,每晚还需整理当天隔离留观人员的各种报表、数据……隔离点的很多事情都由他们负责。连续近30天不舍昼夜的工作,杨林协同公安干警和其他同仁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成功处理了各种问题,通过科学管理、规范运行,实现了“隔离人员零交叉,隔离区域零感染,管理人员零损伤”的目标,受到洛扎县卫健委通报表扬。
深耕医学,践行仁心仁术。今年年初,洛扎县中小学出现甲流感染,杨林医生作为专家组成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给全县及乡镇医务人员做甲流防治培训,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并进驻洛扎县中学开展防治甲流工作,驻校期间对全校师生开展甲流防治健康教育,对甲流的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染人群、发病症状、如何治疗、如何预防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告知师生甲流可控、可防、可治,增强大家的预防意识,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驻校期间,每日早晚进行教室巡诊,检查校园环境消毒、班级开窗通风、学生佩戴口罩,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从而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针对校园内已发病学生,积极进行诊治,先后诊治300余名学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受到县委及学校师生好评。杨林医生矢志不渝维护人民健康,深刻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有情怀,不负生命重托。杨林医生多次前往洛扎县抵边村和边防连队开展巡边义诊送医下乡活动,洛扎县2镇5乡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洛扎县多高山河流森林,交通条件相对不便,优质医疗资源难以全面覆盖,这些抵边村和边防连队驻地多在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海拔较高,最高的公漳浦村4700米,地处深山出入困难,寒冷季节大雪封山时间长。由于高寒条件艰苦,饮食不规律,很多村民和驻地官兵有消化系统疾病,杨林医生每到一地,仔细询问每位患者病情,语言不通为诊治增加了不少难度,他并没有因为语言障碍而放弃沟通,而是十分耐心等待翻译、通过肢体语言等积极与当地村民交流。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了相科普宣教,让当地村民和驻地官兵了解、掌握科学的养胃方法。杨林医生的专业、细致和耐心,赢得了村民和边防官兵的一致称赞。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杨林医生不畏艰险、不辞路远,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藏区群众和戍边战士的身边,用生命守护藏区群众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对人民的仁心与大爱,有力彰显了武汉一医人的责任与担当。
行仁者医道,济世为民;
探医学本源,勇攀高峰;
逐行业前沿,与时俱进;
广播杏林之馨香,谱写医学之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