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新生物是常见的人体病变,包括了良性病变(如血管瘤)、恶性肿瘤(如肝癌),也有潜在恶性新生物(如腺瘤、囊腺瘤)等。这些病灶不仅良恶性程度不同、外观形态多样,更复杂的是它们的影像学表现。有一部分肿瘤在CT或MRI下可以看见,但在普通的超声下却难以发现,这一直是困扰超声科和外科医生的问题。
射频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通过一根细小的电极针,将射频能量传递到肝脏肿瘤病灶局部,造成热毁损,从而导致肿瘤坏死变性,特别适用于直径5cm左右的各种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等优势,受到患者的青睐,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临床之中。
普通超声下病灶模糊难辨
射频电极针必须在B超的引导下定位工作,如果普通超声看不见肿瘤,是否就无法进行微创治疗了呢?武汉市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与超声影像科紧密合作,开展了超声造影定位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超声造影使用名为六氟化硫的造影剂,经血管注入后,通过造影剂进出肝肿瘤不同的声像表现来确定肿瘤的位置,彻底克服了普通超声无法显示的障碍。
超声造影下病灶清晰易见
另外,超声造影是基于对肝脏肿瘤血供丰乏程度进行判断,因此根据病灶血管被消融破坏的程度可以实时的判断出肿瘤杀灭的彻底性。从而对消融的范围、肿瘤灭活都能进行更精确的评估,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先进的射频消融引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