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无已时——麻醉科抗疫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17
征战无已时——麻醉科抗疫工作报告
深夜,麻醉值班手机铃声响起,卢凡医生刚刚入睡一会儿,很快地,出于职业习惯,她迅速接通了电话。“你好,是麻醉科吗?我们感染五病区的病人需要气管插管,请快一点好吧,拜托了!”“好的,我们马上过来!”挂了电话,卢医生立即就下了床,叫醒值班搭档徐艳艳医生,两人拿起正压通气装置和头套,在感染病区入口处领取防护服套装,用最快的速度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耳边可以听到真切的自己的呼吸声,甚至心跳声,走过两道门,进入感染病区,去进行一场帮助患者求生的战斗……自从2019年2月17日医院成立急救插管队以来,麻醉科的16名医生和科主任陈治军,夜以继日守候在医院门诊三楼感染病区入口旁的值班室,到今晚这一次,已经累计进行了危重新冠肺炎患者气管插管操作27次。这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由于气管插管过程麻醉医生近距离接触患者气道,操作过程可能有大量病毒经呼吸道排出,如防护操作不到位,极有可能造成病毒感染,因而气管插管队也被麻醉同行们称为“插管敢死队”,在推注麻醉药和肌松药后待患者呼吸消失,在短暂的时间窗内完成气管插管,平时可能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穿着三级防护另加正压头套的情况下操作,难度就增加了,往往整个操作下来医生已是汗流浃背。还好,在充足有效的防护物资保障下,以及急救气管插管队成立之初,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制订出气管插管流程规范及器械消毒措施细则,保证了气管插管安全、效率的同时,保障了麻醉医生自身的安全,没有一名麻醉医生发生感染。表面上,急救插管队每次任务都是行云流水,背后,是每一位插管队成员的付出和汗水。
此次疫情期间,麻醉科除了成立这支急救插管队,一线医生和麻醉护士们还应医院的调度,先后分布在江汉大学隔离点医疗支援队、本院感染病区、医务处等各个地方,行使着各自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2月11日,我院被征为重症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当天下午四点多接到电话,很多同事顾不上吃晚饭,便拖着行李箱赶往医院。此时正是抗疫斗争最艰苦卓绝的时刻,大量的重症患者急需入院接受治疗,说是和病毒赛跑一点都不为过,因此电话通知才会来得突然。接到通知,每个人心中都有忐忑,每个人的家庭都起了一定的波澜,然而,前期通过各种媒体看到其他医务人员已经冲入了抗疫的斗争,麻醉科的医务们也憋着一股劲,希望发挥自己的作用。终于,这个时刻到来了!2月12日医院开始正式收治从各个地方转来的重症患者,麻醉科13名医生和6名护士,分布在外科大楼所在的感染病区各个楼层,贴身穿着洗手衣,外面穿上闷热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一干就干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没上一次厕所。收治完病人,只有趁着一点空闲,才能在办公室的椅子上闭会眼睛。而马上,下一波的病人又转到了。不错,这就是一场硬碰硬的战役。直至2月17日麻醉医生调回本科室成立急救插管队,他们和其他科室的医护一起,收治了近千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截止发稿,麻醉科的麻醉护士们,仍然奋战在感染病区临床一线,虽然他们平时的日常工作跟病房的工作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特殊时期,他们发扬了革命“砖头”精神,哪里需要哪里上。2月9日,张力医生接到医务处电话,被征入武汉市第一医院江汉大学隔离点医疗队。经过短暂的行前培训,简单的准备了行李,2月11日晚,张力医生随医疗队正式进驻江大隔离点。一到隔离点后,大家放下行李便到达江汉大学南苑宿舍进行实地研究,熟悉了楼层分布,参与了病患接收流程的计划和分工。由于随时要收治病人,大家顾不得休息,一连几天,张医生和其他成员一起,在吴文莉副院长、李佐民主任、周鹃护士长带领指导下,不断地练习三级防护的操作流程和规范,熟悉掌握收治患者的程序和制度,只为更快更好的投入到抗疫的战斗中去。2月16日,由于我院本部要成立气管插管急救医疗队,张力医生又被征招回到本部,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
两军作战,粮草先行。从春节开始到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防护物资的极度缺乏,使得抗疫的工作总是处在危急状态,医院在不断地筹集物资的同时,医院的各个科室和医务人员也在通过各种渠道为医院征集防护物资出工出力。大年初二,已经值了24小时班的汪云飞医生,顾不得下夜班休息,要和设备科的老师一起去城外拉防护服。前一天他刚联系好了一批防护物资,有热心厂家愿意捐赠3000套防护服,他已经与医院设备科的老师沟通好,下夜班要随车一起去拉物资。几十箱的防护服,他帮忙上货下货,又忙活了一上午。袁军主任联系捐赠了可视喉镜、祝德刚和徐林医生帮忙联系捐赠了口罩,周明星医生帮忙联系捐赠了水果,曹曼护士帮忙联系捐赠了医疗物资……麻醉科主任陈治军在成立急救插管队之前,深知做好防护的重要性,他积极联系医院设备科,终于在海量的医疗物资中寻找到了一套正压头套,但仅此一套还不够,他又联系同济医院、协和医院的大学、研究生同学,经多方筹集,最后获得了数十套防护面罩。另一方面,陈治军主任让抗疫以来就常驻医院内的卢凡、周明星医生首先熟练掌握了正压头套的穿戴、拆脱、消毒等步骤,并制作成视频和文字材料供科室一线医生学习,并制订了“麻醉科新冠肺炎期间急救气管插管制度和流程”。
抗疫仍在继续,住院病人由最初的1300多人减少至目前的400多人,曙光已现,为了改善危重症病人肺部的情况,呼吸内科陈菁主任找到陈治军主任,希望能为患者进行无痛纤支镜检查治疗。平时麻醉科与呼吸科已经在常规开展无痛纤支镜诊疗,有着默契的配合及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然而给新冠肺炎病人做纤支镜,却是比平时的操作风险更大的,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医务人员的防护压力,患者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即使是使用了麻醉药物,仍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呛咳,高传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会随着呛咳排出形成含病毒气溶胶,而因为操作时间又比气管插管长,更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经过充分周密的研究筹备,临时纤支镜室建成,配备了两台消毒机,在对患者进行操作之前用内镜手术防护套将患者头部完全罩住,仅留一条纤支镜进出的通路,最大限度的防止了气溶胶的扩散。3月7日,陈治军主任和王加芳医生和呼吸科的陈菁主任等人一起,在临时纤支镜室完成了本院首例新冠肺炎纤支镜检查,和预想的一样,防护效果不错,整个检查过程患者氧合指数稳定,术后苏醒质量良好,患者自诉感觉呼吸也顺畅多了。截至目前,已顺利开展新冠病毒肺炎纤支镜检查30余例。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麻醉科一线的18名麻醉医生和8名麻醉护士,无论男女,无论党员还是群众,在整个疫情期间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你们在家,前方有我们来守护”,春暖花开,武汉也像一个患病初愈的人,即将走出阴霾,站立起来。